您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 >

遵化孩子想上所好学校、考个好大学,咋就这么难?

2022-10-14 11:18 来源:辣妈百科

  “我们遵化的孩子上学可真苦!”在河北省遵化市一所公办学校的门口,面对记者的采访,一群家长纷纷走上前来,表达自己对遵化教育大校额、大班额问题的意见:“前段时间,我们都看了遵化教育两重天的报道,报道中所说的超大班额现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家长们虽然意见很大,但也没解决办法。国庆节前,学校匆匆忙忙调整了一下班额,可是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

  “为什么说是换汤不换药呢?”记者追问。

  “班额是小了一点儿,但大校额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家长们说,“学校依然很拥挤,而老师却更加紧张了,除上课的教室之外,其他功能性教室基本取消了,素质教育课差不多也没了,这等于又完全回到了应试教育的状态。我们遵化的孩子想上所好学校,考个好大学,咋就这么难呢?”

  教育不仅是百年大计,对遵化来说更是千年文化传承。那么,在遵化,老百姓对教育的呼声,为什么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回应,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遵化展开调查。

  消除大班额,遵化真跑出“加速度”了吗?

  遵化教育的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其实由来已久,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遵化也曾把它作为“一份民生承诺”。

  2018年11月15日,《今日遵化》曾以《消除大班额,遵化跑出“加速度”》为题,报道了遵化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工作纪实。报道说,近年来,遵化市教育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聚焦教育均衡发展,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破解“大班额”和“择校热”难题,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认可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7年,遵化市被唐山市命名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进县”。2018年,大班额治理综合排名在唐山各县区始终保持了100分和第一的位次。

  这个报道直接援引了《河北教育》杂志的专刊报道《为了兑现一份民生承诺——遵化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纪实》,该报道对遵化市的先进经验做法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推广。

  (《河北教育》杂志封面报道)

  所谓“先进经验做法”,是这样被介绍的:

  一是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增加城区招生学位。2016年以来,遵化市政府投资5050万元,扩建了第三实验小学和第五实验小学,并将第六实验小学拆除新建,累计新增学位2260个。此外,学校通过合并办公用房开辟新教室,彻底解决了增加教学班所需教室,大班额现象得到极大缓解。

  二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两年来,遵化市政府累计投入1.3亿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34所,改建扩建面积7.2万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三是不断创新招生举措,引导生源合规合理分流。比如规范招生行为,严格制定招生方案,细化招生政策,并与校长签订《规范招生行为责任书》,落实招生考核,强化责任追究。通过“人籍统一”的中考报名制度,全面落实“生籍分离学生不享受重点高中指标分配”的规定,有效遏制了学校“私招”现象,从源头上扭转了招生不正之风,维护了教育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广大家长认可;坚持劝返动员。在资格验审前,组织学校精干力量深入不符合城区就读条件的学生家中讲解招生政策和教育发展形势,帮助他们分析大班额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动员他们返乡就读。几年来返乡就读人数逐年上升,极大地缓解了招生压力。

  四是创新招生举措。为确保资格验审的公平公正,遵化市从2016年开始采取聘请“第三方”进行资格验审的办法,与他们签订目标协议,要求他们对存在疑问的资料通过住建、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进行多次查证,对弄虚作假骗取城区入学资格的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形成了公平招生和严格招生的氛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这样做的结果是:2018年在城区适龄儿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遵化毫无悬念地实现了暑假招生起始年级大班额“0”增长,并在暑假开学初消除了大班额94个,超大班额146个,目前超大班额和大班额存有率分别为8.5%和1.7%,同比去年下降了3.9%和6.6%,完全实现了国家关于“大班额存有率不超过9%,超大班额存有率不超过2%的要求。

  然而,4年之后,这个纸面上的成绩,却被现实否定了:大班额问题严重,学生家长怨声载道,民生承诺没实现,民怨沸腾倒不假。《河北遵化教育两重天:一边超大班额,一边新校停招》《连续九年无人考入清华北大,遵化教育到底怎么了?》这两篇报道,对现存的大班额问题做了详实披露。更重要的是,对城区入学资格的严格限制,劝返不符合城区就读条件的学生返乡就读的做法,本就与国家的发展城镇化精神和政策相悖,所谓“兑现一份民生承诺”也只是针对城区户籍人口的“民生承诺”,而不是针对全遵化百姓的“民生承诺”。

  显然,这十分荒诞。事实上,消除大班额,遵化不仅没跑出“加速度”,甚至是在南辕北辙,开历史的倒车,更有辱于“遵从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的城市之名。要知道,重视教育可是遵化人最骄傲的历史文化传统。

  兑现民生承诺,遵化教育为什么跑不出“加速度”?

  近年来,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遵化也宣传了不少“民生承诺”。但如果较起真来,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出现了,那就是:并不是所有公开宣传的“民生承诺”都得到了兑现,而即便不兑现,又似乎并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在此情况下,“承诺”的宣传政绩属于自己,“兑现”的实际效果留给百姓,则成了一种奇异的政治文化生态。比如,记者就注意到了《遵化2021年10大民生实事承诺,通达学校项目兑现了吗?》这篇被媒体广泛转发的报道,它说:这所学校的建设,曾被列为“2021年遵化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

  这则报道引用2021年2月7日中共遵化市委宣传部在“葵花朵朵”中的报道《2021年,遵化市政府承诺为民办这十件实事!》:“遵化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21年2月5日,票决确定10项2021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内容涉及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在教育惠民工程一项明确:“投资8000万元,加快推进总投资4.5亿元的阳光燕山学校二期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4.35亿元的第四中学(后更名为通达学校)项目,力争2021年9月投入使用。”

  这个信息曾被多家当地媒体报道:“遵化市将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各单位年度实绩考核,全面落实分包责任制,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跟踪问效等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建设成果如期惠及广大群众。”

  话虽这么说,但据记者了解,截至2022年10月,遵化通达学校并没有如期开学,本来已经被批准的办学许可证竟然被撤销了,而这种撤销行为被多位专家指为“违法”。所谓年度实绩考核、全面落实分包责任制,实行清单化管理,以及明察暗访、专项督查、跟踪问效等,也只成了纸上的口号。

  然而,在深入采访中记者得知,不仅遵化百姓渴望遵化教育能跑出“加速度”,让孩子摆脱大校额、大班额的困扰,有好学校可以上,而且遵化民间的有识之士也在奋力奔跑,希望能协助政府在教育上跑出“加速度”,遵化通达学校的建设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遵化市通达学校全貌)

  一篇题为《遵化市通达学校:一座城的教育梦,一个人的报国情》的报道,这样描述:一直以来,遵化的整体教育水平,一直没能很好地满足遵化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站出来了,主动向遵化政府请缨,要投资数亿元,在遵化建设一所高标准的学校,并从全国教育质量的高地北京市海淀区聘请名校长、名教师,组建一支教育铁军,培育一批教育英才,以回馈家乡,倾情报国。这个人,就是遵化市昊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友。刘友早年曾当过乡村代课教师,对教育深怀感情。后来,他去了福建龙岩打工,几年后又回到家乡遵化,用攒了几年的血汗钱,买了一辆货车,开始在物流行业创业。也许是命运眷顾,也许是付出终有回报,数年之后,刘友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物流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成为遵化的“有钱人”。

  报道说,刘友希望把辛苦赚来的钱,用在真正的刀刃上,这个刀刃就是遵化的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18年3月20日,经遵化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以民办公助的新模式筹建遵化市第四中学 (后更名为遵化市通达学校),同年4月2日,遵化市人民政府与遵化市昊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筹建第四中学事宜签订了书面协议;9月,遵化市教育局作出同意建设遵化市第四中学、遵化市第四幼儿园(后更名为遵化市小圣幼儿园)的书面意见。

  照理说,通达学校的建设势必能让遵化教育跑出“加速度”,多位知名专家也指出通达学校满足了遵化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然而,据记者多方了解,作为遵化2021年10大民生实事承诺之一的通达学校项目,已经被叫停。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令人十分费解,而且隐藏着更深的法律问题。

  通达学校项目搁浅,多位知名专家称此举涉嫌违法

  据记者调查,2021年,经过遵化市国土资源局、遵化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唐山市环境保护局遵化市分局等相关部门的批准许可,遵化市昊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协议约定投入巨额资金,按照规划要求完成学校全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法定办学条件。

  2021年12月24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向遵化市通达学校做出颁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许可决定。2022年1月4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向遵化市通达学校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准予成立“遵化市通达学校”的决定书》。

  (遵化市通达学校办学许可证)

  然而,极其不正常的是:2022年1月7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

  随即,2月28日,遵化市通达学校向遵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确认《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中的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违法,并依法撤销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的该行政行为。

  4月28日,遵化市人民政府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书》(遵政复决字〔2022〕6号),撤销遵化市行政审批局于2022年1月7日做出的《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并责令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在法定期限内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5月5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已取得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教民213028182021018号)。

  针对遵化市通达学校办学许可证被撤销一案,6月23日,教育部法律顾问、第十届国家督学孙霄兵,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等六位法学专家和教育专家,展开了认真研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遵化市通达学校取得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程序;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违法;遵化市通达学校的设立有助于缓解遵化市教育资源紧缺现状、有利于贯彻现行“人口新国策”的法律整体意见和教育精神、国家发展人才战略,并符合宪法精神;在遵化市民办学校在校生不超过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比例情况下,取消已批建学校将减少教育供给,影响当地消除大班额等政策落地,妨碍教育均衡和公平推进,迟滞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专家们建议遵化市委市政府、遵化市行政审批局从遵化教育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恢复通达学校的办学许可证,办学性质由民办公助改为纯民办学校,以满足遵化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让更多遵化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条件与机会、为遵化可持续发展千年大计造就人才。这也是顺应“积极人口新国策”的重大战略调整与人才培养精神,严格依法行政,审慎决策,在法治框架内大力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以恪守法治精神,造福遵化人民,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同时,收获良法之治。

  通达学校的命运究竟走向何方,记者将继续关注。

  (萨武德/河北遵化报道)